中华教育时报 > 新闻 > 国内新闻 > > 西安邮电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组织开展“新时代青年延安行”革命文物融入“大思政课”主题实践活动
25-07-24 12:43

西安邮电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组织开展“新时代青年延安行”革命文物融入“大思政课”主题实践活动

西安邮电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同学们开启了“延安行”的第四天行程,实地探访延安革命纪念馆、王家坪、枣园和杨家岭四处革命旧址,在这片革命圣地感悟红色历史,接受精神洗礼。

图片1.jpg

延安革命纪念馆犹如一部生动的历史教科书,全方位展示了中国共产党在延安的十三年奋斗历程。馆内泛黄的文献、斑驳的武器以及逼真的场景复原,再现了长征胜利后的艰苦创业、抗日战争的浴血奋战和解放战争的战略转折。“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标语,让同学们深刻领会到党在困境中自力更生、开辟生路的伟大精神,这种精神至今仍是鼓舞大家前行的强大动力。

图片2.jpg

王家坪革命旧址作为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中央军委所在地,简陋的桌椅和墙上的作战地图见证了无数重大决策的诞生。站在窑洞前,同学们仿佛能听到当年会议室里激烈的讨论声,感受到老一辈革命家为革命胜利不懈努力的坚定信念。

图片3.jpg

下午,同学们走进枣园革命旧址,这里绿树成荫,充满了共产党人的家国情怀。毛泽东同志旧居内诞生《论联合政府》的木桌、周恩来同志窑洞墙上与群众交谈的照片,都体现着“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深厚情谊。讲解员讲述的领导人与农民拉家常的故事,展现了党扎根群众、赢得民心的优良作风。

图片4.jpg

杨家岭的七大旧址是同学们此行的最后一站,也是精神的高地。简朴的中央大礼堂见证了毛泽东思想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的历史时刻,礼堂两侧“坚持真理、修正错误”的标语,彰显着共产党人自我革新的勇气。在毛泽东同志种过的菜地旁,同学们领悟到伟大思想源于实践与群众互动的真谛。

此次延安之行,马研2401班的同学们深刻认识到中国共产党胜利的关键在于坚定的信仰和民心所向。新时代的青年虽无需经历战火硝烟,但“为人民服务”的初心、“实事求是”的作风和“艰苦奋斗”的精神,永远是指引前行的灯塔。同学们表示,将传承红色基因,在新时代征程中奋勇前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