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教育时报 > 新闻 > 国内新闻 > > 身在天山心系天鹰--胡乐香
25-07-08 14:06

身在天山心系天鹰--胡乐香

身在天山  心系天鹰

——援疆教师胡乐香和她的天鹰班的故事

“ 2025年1月17日,您在我们最困难的时候微笑着登上讲台,接手我们高三二班的英语教学。我会永远记住这个日子,这是多大的荣幸,让我们在冲刺高考的英语学习上有了信心和力量!”——叶拉斯力.哈依兰

“您总是脸上含笑,眼中带光,柔声细语充满关切的和我们交流,让我们在心底升腾起温暖和感动。胡老师,您在我们心底种下的光,会照亮我们天鹰班学子一生的征途。”——冯雨霏

“您陪伴了孩子们273个日日夜夜,这273个日夜,您是班主任,您是英语老师,您又充当了孩子们的胡妈妈的角色,同时又是我们这些家长的定海神针。”——曲云博妈妈

......

2025年,6月25日,看着手机微信不断涌来的高考喜讯,读着不断闪现的学生和家长发来的感言,援疆教师胡乐香坐在兵团二中第十二师校区自己那么熟悉而又一下子感到陌生的空荡荡的高三奥赛班教室,泪水夺眶而出......

时不我待,把时间规划到每时每刻

2024年秋季开学,枣庄市第一中学英语教师胡乐香作为援疆教师来到了受援学校兵团二中第十二师校区。在当天晚上接待援疆教师的见面会上,学校领导就恳切的说:“胡老师,我们想让你接手学校高三奥赛班的班主任工作,你要有个思想准备。”

甫进新疆的新奇和兴奋一下子被校领导的这句话所冲淡,胡乐香一下子感到压力山大。因为她在前面的谈话中已经知道这是学校的第一届高三,而奥赛班又寄托着学校、家长和社会的厚望。

“我们认真研究了你在原单位的工作情况,我们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第二天的正式谈话中,校领导短短的几句话让胡乐香在感动和鼓舞中毅然接棒。

接手班级了,学生还没开学进校,可是胡乐香已经进入了紧张的工作状态。她一遍遍的计算着迎战高考的日子,一本本的查阅学生的档案,一项项在工作日记上列举需要破解的困难和挑战,而这一切对她来说,没有过渡,没有适应期,只有时不我待,只争朝夕。

学生没开学,她就对着学生的档案表一边看着名字,一边对照其照片试图看着名字记住学生的样子;然后一边看着照片再试图记起学生的名字;因为档案照片太小,她就对着教学楼门厅的圆梦展牌上每个学生的笑脸一遍遍的识记学生的名字,然后再对照学生的花名册一遍遍的回忆学生的脸庞。当一个个陌生的名字在她的脑海里鲜活起来,立体起来,她渴望见到学生的冲动越来越强烈。

两天之后,胡乐香见到了她的学生:每个孩子都是她记忆中的样子,每个孩子都是她想见到的样子。当胡乐香老师看似随意又准确无误的喊出他们的名字的时候,她看到每个孩子眼里充满惊喜,她分明的感到了他们一见如故的缘分,也收获了孩子们毫无违和的接纳信任。胡乐香在当天的班主任工作日记上欣喜地写下一句心得:未成曲调先有情!

胡乐香把整个身心都扑在了班级和教学上,她深知留给她和孩子们迎战高考的时间太紧了。为此,学校领导给援疆教师配备的温馨舒适的小区宿舍她只在周末才去光顾一次,因为每天来回近一个小时的时间她不想浪费掉,她在女生宿舍和孩子们住在一起;机关餐厅为援疆人才准备的可口饭菜她基本上没有去过,因为来回半小时的路程她觉得太远了,她在学生餐厅自费就餐,在边吃边聊中了解学生诉求,有时还能给学生解答功课疑问;难得的周末休息日,她总是接待一个又一个家长;深夜,校园都安静下来的时候,胡乐香老师还埋首灯下,书写自己的援疆日记,整理学生的成长档案......

在学生们的眼中,他们的新班主任胡老师在他们需要的时候总能出现在他们的视线里:三餐、课间、晚操、就寝......胡老师总是笑盈盈的无处不在。在家长们看来,胡老师只要不接听电话那她一定在课堂上,她主动和家长电话交流总是那句熟悉的开场白“不是孩子有啥问题给您打电话,只是想告诉您孩子表现很好”;在同事们的眼里,新来的胡老师行走时步履匆匆,一坐下来就雷打不动的专注自己的业务;让学校门卫师傅印象深刻的是,一个学期没见过胡老师出几次校门,以至于胡老师偶尔进出校门,他们要求登记时,胡老师总是微笑着解释自己是学校的老师......

2024年寒假,援疆教师按时返鲁休假,但是胡乐香老师的学生面临乌鲁木齐市第一次高三模拟测试,她主动提出暂缓休假的申请,一周之后,她才返乡和离别半年之久的朝思暮想的家人团聚。

“年逾八旬的老母亲意外摔伤,我的年休假基本上是在医院陪护中度过;家中有亲人去世,殡葬之日,恰逢学校通知我提前返疆之时,我脱下孝服,赶赴机场,落地乌鲁木齐地窝堡机场已是深夜。第二天天没亮,我一身霜雪出现在班级,孩子们在短暂的吃惊后全体起立,掌声雷鸣......我记得,那一天我上了四节正课,两节辅导课......”每每说起这些,胡乐香老师总是眼眶一红,既有对家人说不出的愧疚,又有发自内心的自豪。

文化润班,让家国情怀在班级激情澎湃

进入高三,引领学生同心协力向着理想的目标冲刺是第一要务,抓好班级文化建设也成了胡乐香治班方略的当务之急。

于是她和班级学生深入交流探讨,共同拟定了凝聚着师生心血愿景的班级文化。他们给班级取名“天鹰班”,希冀这个班级的孩子们如天山雄鹰,胸盈家国情怀,扶摇直上,鹏程万里。另外,他们还设计了高端大气的班旗,时刻指引着天鹰学子们向着理想的征途勇往直前。同学们胸前佩戴的班徽成为独属于他们班学生的骄傲;通过学生民主制定的“六个特别”班训总是在个别同学犯错时让他发自内心的大声说出来,让羞赧和后悔成为知错即改的公约;同学们共同拟定的班级誓词总在晨读前激情无限的响起。

“自从我们擎起天鹰班的班旗,佩戴上独属于我们天鹰学子的班徽,我每天带领大家领宣我们天鹰班誓词,我感到了从脚底到头发丝的神圣和庄严”。天鹰班班长李明宇的感言代表了班级同学的心声。

是的,天鹰班的孩子应该胸怀家国,志在未来。正是基于这一理念,胡乐香在文化润班上倾注了心血:天鹰班每一个标语的选用,都是她和学生反复推敲的结果;天鹰班每一项活动的开展都是班级文化理念落地的契机;天鹰班每一天的氛围都是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注解。

天鹰班后墙黑板上方悬挂着一幅《岳阳楼记》的书法作品。铁钩银划,气势宏伟,天鹰学子韩亚博说,每当学习有了懈怠的念头,回首看看这幅作品,就会满血复活,胸中充盈先忧后乐,家国天下的力量。那副作品是胡乐香老师委托老家年已85岁的族叔书写的,老人家干了一辈子教育,在当地是颇有名气的书法家,听说要送给天鹰班的孩子,激动不已,写了一遍又一遍。

倾心倾情,让润物无声倾注每名天鹰

高三的学生,特别是奥赛班的学生,压力山大是不争的事实,更是破解的难题。打开他们的心结,释放他们的压力是胡乐香作为他们班主任的必修课题。

为了给高三孩子营造一个安全可信的环境,胡乐香把教室隔壁自习室布置的温馨静谧。课间她会在和孩子们看似闲聊中慢慢引导他们倾诉自己的苦恼和困惑;她充分利用自己年龄和性格的优势,让孩子们对她倾诉心扉。面对内向孤僻的孩子,胡乐香总是轻声细语的让他们抬头看着她友善的目光,鼓励的眼神;当有的孩子真的不愿当面交流时,她会在他们周末放学回家时,悄悄塞给他们一张精心写好的书信,第二天返校时,胡老师总能收到他们敞开心扉的回复。在周末接待家长时,很多家长总感激而又欣喜地告诉她他们的孩子变的开朗了,甚至有时嘴里能快乐的哼唱着......

天鹰班里有一个女孩,清秀文雅,长相出众成绩也不错,总是安安静静的,有时胡乐香老师找她聊天,她只是笑笑说一切都好;和家长沟通,得知这孩子在家平时表现也是乖乖的,只是不太爱和家长交流。

高三第一次调研考试,大出意料的是这个孩子竟考了班级倒数第一。回想起她在考试中有不时啃咬手指甲的现象,凭直觉胡老师判断这个孩子可能有心理问题。于是周末她约家长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家长反映孩子近一段时间回家有时会莫名其妙的哭,家长也问不出啥问题。此后她失眠严重,感觉总有人在背后议论她。家长带她去看了心理医生,诊断为中度抑郁。家长为此焦虑不堪,每天看着孩子心疼不已。

为了走进这个女孩的内心世界,胡老师常常在晚自习值班后到她宿舍督促她按时睡觉,课余时间陪同她到校园操场上走一走,胡老师总是轻轻的拍着她的肩,轻声细语的给她讲述自己的高中生活,说给自己听也是说给她听。

终于,在一天晚上,胡老师在教工阅览室和她聊自家的和她几乎同龄的女儿时,这个孩子泪流满面,一下子扑到胡老师的怀里把心中的憋屈倾泻而出,胡老师则轻轻拍打她的后背静静的倾听。随后的学习中,胡老师发现她找老师的时候多了,和同学讨论问题的时候也多了。在全市第二次模考中进步特别大。不但总成绩在全市排名中比一模进步了2525个位次,而且英语单科考了全校第一!

成绩出来后,她兴奋的跑来,撒娇似的扭捏着告诉胡老师:她想吃胡老师老家枣庄的辣子鸡!胡老师立刻向老家的老公下达完任务后,告诉她:so easy!安排!

奥赛班男孩子居多,这些十七八岁的小伙子总有释放不完的精力。接班之初,家长们看到温柔有加的班主任,又兼是外地新来的女老师,不仅为她捏把汗,不知她能不能降服这些桀骜顽皮的小男子汉。

胡乐香老师接班后就巧借学生的名字做足文章:她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给他们取了个雅谑上口的小绰号或者英文昵称。她还和个别学生约定了一个只有他们师生之间才能懂的提醒式暗号昵称。

班里有一个男孩子素来活泼好动,一直是老师们耳提面命的常客。胡老师就和他约定了只有他们师生俩之间才懂得的昵称“Jack G”,以便时时提醒他改正自己的缺点。

一次晚自习,上课的铃声已响,可是玩疯了的他和同桌浑然不觉,依然嘻闹不止。这一幕恰巧被巡班的胡老师撞见,直接叫了一声“Jack, G!”他立即意识到自己的行为不妥,立刻安静下来。走进天鹰班,每一个孩子的名字背后都有一段难忘的故事,都有一个温馨的传说。呼喊每一个可爱的昵称雅号,都能换来一阵会心的笑声。

胡老师有一本厚厚的日记本,她坚持每天用英语记录她的班级、她的学生、她的支教见闻感受:有深夜陪着生病的孩子辗转于医院的各个科室,一夜的疲惫换来学生有惊无险的康复和家长感激不尽的故事;有集体素拓活动中孩子们互帮互助开开心心完成活动任务的场景;还有沉浸式主题班会上孩子们的创意迸发......每个学生的一点一滴的成长进步倾注在她的笔尖都是最欢快的音符!而倾注了胡老师心血的则是她为每一个学生建立的成长档案:每个学生进入高三的每一个进步变化都有真切的留痕,有鲜活文字的记录,有真实照片的存档,有作业问题的剖析,有师生的便签式书信交流......

贺当同学最感激的是每当头发长了胡老师总是耐心的拿起工具为他理出干净爽利的短发,王羽瑶最爱读的是胡老师给她亲笔写的长信,王颢添最珍惜的是自己考试进步时胡老师给她专门做的奖品......高三每一次考试后,每一名学生都会收到胡老师专门为他们量身打造的奖品:有来自全国大学名校的学长(胡老师曾经教过的学生)的亲笔邀请函,有天鹰学子向往的名校周边纪念品,有胡老师真切鼓励的私聊信件......

2025年高考第二天的考点外,天鹰学子激动的发现胡老师怀抱着亲手做的“一举夺魁”的手工艺品,给每一个天鹰学子分发,和每一个天鹰学子拥抱。而这些手工艺品是胡老师熬了两个晚上,一针一线粘贴缝制出来的。

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2025届天鹰班学子高考取得意料之外又情理之中的惊喜:全班学生高考成绩全部远超重点本科分数线,天鹰学子的高考成绩在全疆位次都较他们高一入学时有了惊人的提高;家长们自发的在学校门口燃放祝贺的鞭炮,家委会向学校和班主任胡老师送来了感谢的锦旗;天鹰班的学子们纷纷发来的言谢感言更是让胡老师应接不暇,激动并幸福着......

“援疆一届,倾情一生!我只愿我的天鹰学子们胸膺家国情怀,志在蓝天苍穹,在为国为家建功立业的征途上飞的更高更远更坚定!”谈起援疆心愿,胡乐香如是说。(新疆记者公益联盟|中广中文融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