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教育时报 > 新闻 > 国内新闻 > > 赵越教授:情感联结是有效亲子沟通的基础
25-11-14 10:45

赵越教授:情感联结是有效亲子沟通的基础

教育学者赵越教授在其著作《开心生命教育》中系统提出的"先通情,后达理"亲子沟通模型,为改善家庭教育质量提供了创新性的解决方案。该模型基于现代神经科学研究,对传统家庭教育方式提出了重要改进建议。

赵越教授在研究中指出,当孩子处于情绪激动状态时,其大脑中负责理性思维的前额叶皮层会出现功能暂时性抑制,这一神经科学机制直接解释了为何在情绪爆发时,传统的说教方式往往难以奏效。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目睹这样的场景:孩子在哭泣或发脾气时,家长越是试图通过讲道理来说服,孩子的抗拒反应往往越是强烈。这并非孩子故意违抗,而是其大脑正处于情绪主导的特殊状态。

基于这一科学发现,赵越教授创新性地提出了"通情达理四步实践法"。该方法首先建议家长帮助孩子准确识别和命名自身情绪,从而增强其情绪认知能力;其次要为孩子提供安全的情绪表达空间,允许其适度宣泄;接着通过温暖的肢体接触,如拥抱或抚摸,来帮助平复激动的神经系统;最后待情绪稳定后,再共同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案。

在《开心生命教育》一书中,赵越教授通过多个典型生活场景,生动展示了不同沟通方式带来的显著效果差异。例如,当孩子不慎打翻牛奶时,指责性言语往往会加剧孩子的紧张和自卑感,而采用共情式回应不仅能够有效安抚情绪,还能在潜移默化中传递正确的处理方式。

赵越教授特别强调,沟通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非语言因素。他引用了沟通学中的"541法则"来说明这一观点:在信息传递过程中,对方接收到的信息有50%取决于沟通态度,40%取决于语气语调,仅有10%来自具体的说话内容。"将'别哭了'转换为'妈妈知道你很伤心',虽然核心意思相近,但传递的情感温度截然不同,带来的沟通效果也天差地别。"

《开心生命教育》不仅提供了一系列实用的沟通技巧,更重要的是传递了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赵越教授认为,情感共鸣是爱的本能表达,理性引导是教育的智慧体现,二者在亲子沟通中具有明确的先后顺序,这个顺序不可颠倒。"当孩子能够感受到真诚的理解和接纳时,他们才会敞开心扉听取建议,才能真正培养起理性思考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