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教育时报 > 新闻 > 国内新闻 > > 青春三下乡|河海大学电气与动力工程学院留守儿童关怀实践团赴泰州开展暑期实践
24-08-31 12:03

青春三下乡|河海大学电气与动力工程学院留守儿童关怀实践团赴泰州开展暑期实践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积极鼓励青年到艰苦的一线吃苦磨练、增长才干,放手让青年在重要领域和重要岗位上攻坚克难、施展才华。”新时代青年作为整个社会中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主力军,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突击队,推动城市青年下乡、在外青年返乡、本土青年兴乡,将青春优势与乡村特色相融合从而形成集聚效应。为积极响应国家政策,贯彻二十大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理念,河海学子紧扣基层实际需求,深入乡土农村,于7月22、23和28日开展关爱留守儿童活动。实践团走访了两个社区,与当地四十多名儿童互动,采访了泰州市实验小学德育处主任,与当地村委会紧密配合,与泰州学院共同合作,切实了解留守儿童境遇,通过开展特色课程、书籍募捐等活动有效提升留守儿童生活质量。

巧手编织多彩梦

第一天团队成员李扬同学为孩子们演绎了一场丰富有趣的折纸课,折纸过程中孩子们遇到不少困难,好在有团队成员的帮助,孩子们纷纷折出满意的作品。张张彩纸在手指纷飞中翻出栩栩如生的动物,李扬同学也因此在孩子们中人气高涨,即便课程结束也有许多小朋友追着李扬同学想要折纸。

                                                                               实践成员耐心展示折纸过程

                                                                                     小朋友展示自己的作品

同心共护成长旅

实践过程中,实践团发现泰州学院教育科学学院社会实践团队同样在夏陈社区实践,两位团队负责人当即交流了各自小队的实践内容,并达成一致,由两支队伍在第二天共同进行一次安全教育讲座。

两团队合作留念

第二天薛仁杰同学为孩子们开展了安全教育讲座。讲座采用讲解和互动问答相结合的方式,用先前准备的河海文创和两袋糖果激发了孩子们的积极性。让孩子们在玩乐中提高安全意识。

                          

 

                                                  提前准备的河海文创,上面印着“河海&苏陈”

       

                         给答对问题的小朋友发奖品                                                                       踊跃发言的小朋友们

红星照耀前行路

7月28日实践团来到泰州市海陵区苏陈镇的夏棋社区。为提高孩子们爱国意识,厚植爱国情怀,刘雨萱同学进行了一次名为“传承红色基因,照亮成长道路”的红色主题讲座。孩子们从一个个鲜活的红色故事中领悟到红色精神的内涵。此外,实践团还陪同孩子们观看红色电影,接受红色熏陶

       

                                     刘雨萱同学正在进行讲座                                                                与当地孩子们合影留念

了解“海陵好人”申祖鹏的故事

团队负责人李欣瑜同学还负责采访了“五老”志愿者、泰州市苏陈实验小学德育处主任、“申祖鹏工作室”负责人申祖鹏先生。今年57岁的申祖鹏,扎根基层学校几十年,用温暖的爱陪伴学生成长。他克服种种困难办起“留守儿童快乐驿站”,让孩子们的假期生活变得多姿多彩。实践团在采访过程中渐渐理解了老人的初心,对帮助留守儿童的意义也有了更深的认识。

                        

                                                                          采访“海陵好人”申祖鹏先生
        参与本次"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对于大学生而言,是一次深入农村、增长才干的宝贵机会。实践团走出校园,踏入乡村,为乡村振兴注入青春的力量。通过这次实践,实践团深刻认识到乡村留守儿童面临的真实困境,激励了团队成员投身公益事业的热情。